2020年8月14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生物天然气先进技术战略联盟项目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环博会期间举办了以“农村废弃物综合管理”为主题的研讨会,现场吸引50余人参会,并开通线上直播通道,“云”参会平台累计获得约130次线上点击。此次“农村废弃物综合管理”研讨会不仅深入探讨了沼气技术及相关政策,还放眼整个农村及农业废弃物,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农业塑料污染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话题整治列入讨论范围,旨在探索中国农村垃圾综合管理的可行之策。
精彩回顾
· 关注农村人居环境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基于此,本次研讨会中,来自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徐艳研究员从农村厕所革命的开展情况入手,探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可行模型,并指出在疫情的影响下,农村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及人们对疫情的恐慌心态等因素都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 农用地膜塑料污染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象,农村地膜的回收及处理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严昌荣教授聚焦农村地膜问题,剖析了目前农田地膜残留带来的生态及经济危害,分析了我国农膜回收处理现状与问题,介绍了其他国家农膜回收利用的经验,并从技术选择及管理经验等角度提出完善农业地膜管理的方法。
·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
2020年4月29日,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 “新《固废法》” )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开始关注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要求合理处置规模化养殖中产生的畜禽粪污。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冯晶教授此次便解读了与畜禽粪污处理处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介绍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还田利用、能源化利用、堆肥利用等典型技术模式,重点分享了厌氧干发酵技术模式,建议开发适用于不同情境的干发酵技术装备及模式,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农村多源易腐废物协同处理
如上文所言,新《固废法》将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中的多源固体垃圾纳入管理范畴,本次研讨会关注了固体垃圾中的重要成分——易腐垃圾。同济大学何品晶教授针对农村易腐垃圾的多种源头,分析了传统处理方式的的局限性,强调易腐废物的协同处理可以兼顾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属性及经济属性,并用案例说明了协同处理技术模式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协同处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技术壁垒。
· 沼气行业发展及沼气的高值化利用
作为处理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手段,沼气的行业现状、技术更新及产品利用也成为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之一。中国石油大学的李叶青教授分享了目前沼气产业升级的现状,并根据沼气行业面临的产气效率低、产品缺出路及标准不完善等瓶颈,从技术发展及政策支持等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及发展建议。
· 探索农村废弃物综合管理:GIZ行动
GIZ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始终致力于推动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教育。在农业废弃物领域,目前已通过develoPPP的合作模式,开展中德生物天然气先进技术战略联盟项目,与智康、赢创及冰得合作,基于最佳可行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建设一个可复制的生物甲烷示范旗舰项目。此外,还即将落地中德农村塑料垃圾升级管理项目,携手莱芬豪舍、珠海万通和莱茵认证,提高PE地膜的循环利用,促进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整体改善我国地膜的管理水平。未来,还将通过develoPPP的模式,与更多私营部门合作,不断探索城市废弃物、工业固废、包装废弃物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嘉宾分享结束后,现场观众及线上观众都踊跃参与讨论,就疫情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畜禽粪污处理的新方向、沼气产品的市场细分及农用地膜回收技术等问题与嘉宾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本次研讨会关注农村废弃物管理的多个话题,解读农业农村发展的最新趋势,追踪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前沿技术,为从技术、社会、人文等多个维度实现农村废弃物综合管理提供了可行参考及国际视野。